Friday, July 23, 2010

Tearjerker:City Lights (by Charles Chaplin)

默片看得不少,不少是本身拷貝已有設音樂聲軌,但多年前有一次看愛森斯坦的《波特金戰艦》是純種默片,沒有任何音樂伴奏,也就是那七十多分鐘在一個死寂的氣氛下觀賞,很是深刻。以往也有一趟看默片是有琴師伴奏,那就是最原汁原味複制當年看默片的方法,昨晚平生第一趟看有交響樂團現場伴奏的默片,是看了無數次的《城市之光》,也許是個籌款演出關系現場小伙子甚多,縱然過了大半世紀有多,那些slapstick笑位仍然把他們逗得哈哈大笑,對於年長的觀眾來說,每次看到那個美麗的結局總會低迴不已。

復明的盲女跟她以為是富貴紳士的恩公重遇,女主角的表情是不可置信?是失望?影迷們還是很喜歡去推搞這個曖昧的結局。被稱為電影天材一拖拉庫,惟卓別靈當之無憾。卓別靈點到即止,是因為他明白在這個殘酷現實裡,她只會為他奉上一頓熱湯,然後用幾個銅錢把他打發走便是。


Thursday, July 22, 2010

快樂的Uke(1)

有朋友到過攝影師司馬十一先生在藝穗會舉辦的《沉澱》展覽,問我相中的我拿著的樂器是什麼?我跟他說那就是「烏黑麗麗」ukulele了,還補上了一句:那是個令人感到愉快的小東西。在ukulele的世界裡,大家好像都不太會講究你彈奏的造詣,玩來無壓力可言,開開心心。這幾年玩ukulele人氣好像有點兒復興,最近才知道有人拍了部關於ukulele的紀錄片叫《Mighty Uke》,留意預告片中那個跟大提琴二重奏的長髮帥哥,他就是當今ukulele的高手之一James Hill,他也說要把ukulele認真看待也需要些膽量,YouTube有大量這位帥哥的精彩演出,那些認為ukulele是幼稚玩意的朋友,think again!

Monday, July 12, 2010

真的會上癮

在波夫波的博客讀到他給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的《機場裡的小旅行》作了一番介紹,其實這本書我也有讀過,一直都想提一下,可是之前的出版工作弄得自己心絮不寧,根本無心寫博,能「的起心肝」去動筆,實在要多謝波夫波了。前些時接受一個訪問,竟有問及我最近在看些什麼的書,我就提到《機場裡的小旅行》,記得給他的答案是:狄波頓的厲害之處,是好像跟一個清潔女工的小人物攀談都好像能有所得著,我想如自己在攝影方面有類似的能耐,有十分一也心足矣。

訪問我的那位朋友大概不曉得我是一介粗人,書讀得少悟性也低,問我讀書的問題其實是冒險非常。近年只有狄波頓的書我會去追看,他的書真的有種叫人上癮的魅力,這種用哲學根基去輻射到各種人生社會題材的寫作風格,其實是寫在什麼方面都成,我甚至有個狂想,如果他去染指攝影方面,會是怎麼的一回事?

你可能不認同他是個才子,看得他書多了,有時覺得其實他很多地方都是小聰明,但一大堆的小聰明纍積下來就變成大智慧了;憎人富貴厭人貧,通常我也害怕親近這類聰明人,但他的謙遜是那種你會很歡迎跟他同桌吃飯,一道談笑風生,我跟Edwin說到這裡時,他提及一個反面教材:咱們那個姓曹的才子,不錯,如果他坐下我的飯桌來的話我一定一腳把他「伸」到老遠!

其實我認識狄波頓名字不是從他的著作,而是他主持的紀錄片集「Status」,當年在亞洲電視英文台播出時的譯名叫「休憂優」,言簡意賅,那位繙譯的仁兄真的要頒個獎給他。當時覺得這個節目著實精彩,觀點精闢但絕不艱澀,上網一查,才知道這個那麼年青卻頭已禿得一乾二淨的主持人,是個著名作家,片集其實是從他那本《我愛身份地位》(Status Anxiety)衍生出來,抽出一個焦點來闡述,集中在英美兩個在上世紀活在兩種不同社會制度下人民的心理素質,屬於「新世界」的美國強調英才制度(meritocracy),給人有平等機會,他朝能飛黃騰達的錯覺,以致如自己未能及得上別人時(例如你的鄰居換了新房子),對自己能力的質疑所帶來挫敗和焦慮感,狄波頓舉了一個非常好的處境:參加中學舊同學敘會的那種不安;英國的貴族制度處於低下階級的人,一直被灌輸自己地位與生俱來,只得逆來順受,再加上信仰尤以基督教裡的天國觀念(在世時縱受苦將來總能上天堂),和人在社會地位優劣不代表道德上的好壞(例如祟高如耶穌也不過是一個木匠),所以反過來沒有那種對身份的憂慮。網上有他在TED的一個短小的講座,其實總括了這本書的大概,看著他說到snobbery,我忽然想起中國大陸;狄波頓原來在內地也一紙風行,起碼我看的泰半是內地版,他也會為內地版特別作序,他大概沒想到當下內地社會對他的勢利主義作了一個完美演譯,把他口中對失敗者、不幸、悲劇的調侃發揮到極致,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杯具」罷?



後來《辛福的建築》(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一書也有一部相關的電視紀錄片集「The Perfect Home」,裡頭狄波頓大肆批判那些英國的地產商,不理群眾的口味,盲目地建設那些一式一樣,像倒模出來的「prestige」型格房子,prestige者,身旁一位前輩攝影師的口頭蟬是很好的解說,就是「好威水」的意味,漸漸地那些賣家也被麻痹了自己的審美觀念,乖乖地接受那些悶蛋又不切合用家需要的房子風格,這個批判其實放諸四海皆準,包括香港喇。他對階級地位的觀察也一直引申到這個節目,例如各國領事館的建築設計比拼,你可以說狄波頓媚外,他推崇的設計理念,都是北歐荷蘭等設計強國。

他的近作《工作頌歌》(The Pleasure And Sorrow of Work,台譯《工作!工作!》) ,到現在還沒看完,狄波頓仍然繼續他在《機場裡的小旅行》裡帶點報導色彩的手法,找了一大堆看來並不「浪漫」,或令人不會感到有工作熱情的枯燥工種,例如漁船、物流轉運、餅乾廠、火箭製造廠,就業諮詢、會計師樓、航天科技工業等,他的觀察仍然細緻,對那些以為工作就是等同一個人的價值時,真的推薦他們讀讀這本。

「工作至少能轉移我們的注意力,能提供一個虛幻的泡泡,讓我們寄託於追求完美的理想,能把我們內心無邊無際的焦慮,集中在少數幾項規模有限而且不難達成的目標上。工作可以讓我們精通並且掌控某個領域的事務,可以讓我們以身心的疲勞換得他人的尊重,可以填飽我們的肚子。」

狄波頓的幽默往往點到即止,不會大肆戲謔,但也有例外的,例如他寫航天科技那章節時,寫道他一次到法屬圭亞那火箭發射場觀看發射廣播衛星的經驗,那個衛星是「日本衛星放送網」委托美國航天大腕
洛歇‧馬丁公司製造,有位從香港來的電視台主持人來採訪,狄波頓說她「在香港是一位家傳戶曉的名人」,文中好幾次帶點尖酸的意味描寫她的嘴臉:「她的表情冷若冰霜,擺出一副哀傷的樣子,大約與法屬圭亞那首任殖民官埃特雷海軍上將當時悟到他來到的國度並非理想中的黃金國時的表情差不多。」真想八卦一下是何許人。

不鼓勵狄波頓的書作為「心靈雞湯」式的慰解,就算他那本《哲學的慰籍》(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用各個哲學大師的理論去解讀人生的挫折,其實也是教訓多於「慰籍」。狄波頓的書不算實用,我們去那個只得四日三夜的自由行,花了只四日三夜讀他的《旅行的藝術》(The Art of Travel),期望提升旅行的深度樂趣,也只會落得極度遺撼的境地。

後記:想觀看上述提及的兩部片集可在內地「優酷」網上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