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年是著名爵士樂唱片品牌CTI Records四十周年紀念,差不多把它旗下當年出過的唱片重新數碼復修,重新發行,也就是說重新賺多你一趟錢,當然有我的偶像、爵士吉他大師Kenny Burrell的《God Save The Child》(1971年出版),這張備受忽視的大碟我一直認為是他最佳作品,我的喜愛程度更甚於被視為經典、又或是Blue Note唱片公司老闆Alfred Lion的最愛唱片:《Midnight Blue》。除去那些比較cheesy的弦樂編排,他那種lyrical、差點會用吉他說話的演奏風格在此發揮到極致。
另外吸引眼球的是那個曖昧的唱片封套裡的照片,那是一個直升機在一個灰燼的山林裡降落的場面, 如果對近代史有點頭緒的話,那個時候美國人正飽受越戰困擾,這樣子訊息便不言而喻, 有美國人甚至覺得這張照片「disturbing」。這張照片其實是在夏威夷的火山拍的,那架其實是觀光用的真升機,跟很多CTI唱片封套照片一樣,是由美國攝影師Pete Turner提供(澄清一下,不是英國攝影師及已結束的當地著名攝影刊物《Creative Camera》的編輯Peter Turner)。

還有是當年還是黑膠唱片的年代,封面和封底是連著的,Turner的照片往往是從封面跨到封底, 造成有趣的視覺效果,例如有時會用鏡像的效果,這種感覺在CD年代 用膠盒子是很難重演一次,除非是那些刻意模仿黑膠唱片,用卡紙套盛載唱片的復刻版本。 Turner的照片看來像那些典型圖片庫照片,但卻有型格得多,起碼使用照片基本上自由度很高,而且也很搞鬼,例如Paul Desmond的《Summertime》竟然是用了張冰柱的照片,而爵士吉他殿堂人物Wes Montgomery的《A Day in the Life》用的是一大堆煙頭的特寫,而作曲家Artie Butler的《Have You Met Miss Jones》用了幀不男不女的載著花花眼鏡的頭像。而他用的色彩對比非常強烈,有些時候還暗房用上了solarisation的手法去表現,這些今天都已是失傳的技藝。






七十年代意識形態相對活潑,爵士樂雖還沒到了像當下用來晒品味的中產音樂,又或是要呷著威士忌來聽的,但是從五六十年代走下來 ,已經差不多完全擺脫了屬於黑人音樂根源的標籤(或者還會有人記得),從而走上精品化的路線,其實從這些精彩的封套,大概可以看到些端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