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Salut D'amour

在家裡看著諾貝爾頒獎禮直播,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德發言後,小提琴家張萬鈞表演了好幾首燴炙人口的歌曲,其中一首是英國作曲家艾爾加(Sir Edward Elgar,1857-1934)的名曲《愛的禮讚》(Salut D'amour ),這首他用來送給當年未婚妻的訂情信物,人們當今大多是在婚禮等喜慶場合演奏,在這挪威個獨特時空,為一同缺席的劉曉波和劉霞這對苦命鴛鴦而演奏,顯得異常動人,令我感動不已。

我對古典音樂是有限公司,但曾幾何時少年時曾跑去學古典吉他,每星期到筲箕灣到一位年青古典吉他演奏家的家讓他私人授課,當然是痴人說夢話,最後也學無所成,惟有當時老師強迫聽古典音樂,硬啃了大量巴羅克時期或巴哈的音樂,差點要口吐白沫之際,在那一大堆卡式帶中聽到英國「吉他王子」John Williams所演奏的《Salut D'amour 》,間直甘泉一味,始終浪漫主義作品現代感較強烈,當年我等年輕人較能認同。尤其開首部份更像流行曲風格,其實也有不少流行曲借用過旋律,包括台灣那位所謂「可愛教主」的一首歌曲。

本來這曲如頒獎禮中是用小提琴配鋼琴演奏,但後來出現很多不同的編曲,其中也包括吉他,可惜我就是學不來。所以今晚Salut D'amour奏起,我立即雞皮疙瘩,差點要哭了出來。我想艾爾加泉下有之,也認同這是詮釋他這首名作的最佳場景。

Salut D'Amour by John Williams from Fotopiggie on Vimeo.

Sunday, November 21, 2010

快樂的Uke(5)

Lesson 1:怎樣換弦線

鳴謝穿「夏老威」貌似山口組的大叔手騰腳震的示範。

Wednesday, November 17, 2010

And in the end......they are on iTunes!


糾纏經年,披頭士The Beatles終於「登錄」iTunes,蘋果公司前幾天狂吹風,說今天將會是叫人難忘的日子,大家還去猜測什麼新產品,結果只不過是一隊樂隊推出下載歌曲,其實蘋果也用不著大書特書,令到有些不是披頭迷覺得這是個反高潮,當然The Beatles對作為嬰兒潮樂迷的蘋果公司老頂喬布斯意義重大,未更命前的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s)的命名其實就是源自披頭士四人的公司Apple Corps,當然後來兩家公司為商標打了官司,蘋果電腦贏了,Apple Corps在Apple Inc.特許下可繼續使用名字,我的意見是:這場官司真係多鬼餘。

這次在iTunes推出下載的時間剛剛好,趕得及在感恩節及聖誕購物黃金期再撈一筆,老天爺,不久前重新把兩張精朗選大碟「Blue Album」和「Red Album」再推出已叫人吃不消(也不過是用上年數碼復修的錄音版本),還有Lennon七十冥壽把他個人大碟目錄重新推出恭候大家。慢著!McCartney又再把他經典大碟《Band On The Run》再版推出,簡直趕盡殺絕!救命,荷包被搾乾了!

披頭迷如我相信不會太過驚喜,始終家裡的唱片CD版本也已好幾個,不會身痕去再買一大堆電腦檔案把電腦硬盤佔住。欣喜的大概是那一份被認受的感覺,希望藉iTunes讓新一代樂迷薪火相傳感受非常強烈,始終搖滾樂誕生也不過半個世紀左右的事,當Paul和Ringo去見上帝,The Beatles那班baby boomers樂迷塵歸塵之後,The Beatles名字是否還保持著影響力,或成為歷史塵埃,或淪為一小部份die hard樂迷追捧的名字,其實還是不知道。美好願景是好音樂自然流芳百世,但看看「貓王」其實已有萎縮到小圈子樂迷這個情況出現。

所以這幾年打鐵趁熱,趁Paul同Ringo還食得走得,十多年前有《Anthology》計劃,近年又推出The Beatles的電腦遊戲,又跟Cirque du Soleil合作搞以他們音樂為題的新派多媒體馬戲《Love》,又或是在iTunes賣歌,對這班以前賺落食十世都夠食的披頭士或其遺孀,賺錢是其次(雖然錢有誰會嫌多呢?),而是legacy的延續事大。歷來不住有樂隊吹噓(或被吹噓)他們是「greater (或more popular) than the Beatles」,最終都是焦頭爛額而回,到現在唯一「official greatest band ever」,只有The Beatles,如果他們都要被歷史巨輪淘汰,其他人真的要「食蕉」好了。

要說The Beatles真的一匹布咁長,有機會再說!

Wednesday, November 10, 2010

Joey DeFrancesco

今個月尾有著名美國薩克風樂手David Sanborn來港演出,說來失禮,我頂多在《轟天炮》電影系列裡聽過他的音樂外,對他的音樂其實不甚了了,也許是對這些商業味重的爵士樂興趣不大,但我還是會「吹雞」叫朋友一塊去,為的是他這次演出的sideman:電風琴手Joey DeFrancesco。

說Joey DeFrancesco是已故傳奇電風琴手Jimmy Smith的傳人絕不為過,他近幾年都是爵士樂雜誌「Down Beat」讀者投票的最佳organist,他雖然「噸位」厲害,但他那副比熱狗腸還要粗的手指卻異常靈活,而且表演熱情洋溢,差點叫人手舞足蹈。



我一直對這些jazz organist心存佩服,主要因為這些一向在教堂唱聖詩用的Hammond B3電風琴音色其實不算多變,純靠對節奏的掌握或音符的長短來作出變化;還有的是在organ trio這類三重奏演,organist是要顧兼顧低音旋律部份,即一向是低音吉他或double bass負責的部份,所以難度甚高。以下的一個演出,叫我一看再看,有我鍾愛的爵士吉他巨人Pat MartinoJohn Scofield同台演出騷靈經典「Sunny」,兩人演出固然精彩,但是,Joey stole the show!



不過真的奉勸Joey一句真的要減減磅,大家都希望你的音樂生涯能長久一點……

Sunday, November 7, 2010

快樂的Uke(4)

最近又把一位朋友拉下水,投入玩ukulele的行列,難得也是口味一致,也是鍾情於我上趟提過的Ohta San。下面這位日本小朋友的「歌仔」我一直都想貼上來,主要是教育一下每天想著自己孩子是郎朗或是李傳韻的廣大家長,或許其實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音樂天才。當他們看見這位眨眉弄眼的小弟弟唱著披頭四名曲《Ob-La-Di, Ob-La-Da》,一定覺得眼冤或高呼成何體統。除了小朋友呢喃著沒人聽得懂英語歌詞(或許是外星語罷?),其實彈得不賴呢,最重要是這種金錢買不到的快樂,滿臉自信滿足,實在酷得很,看得出家長背後對他的鼓勵,好讓他有個快樂的童年。也許當他長大後把英語練好,技藝再提升,實在不得了。

還有一樣不禁叫人讚嘆的:日本的童裝實在精緻。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Larry Carlton/松本孝弘 Live

從大會堂走出來,第一個疑惑是:點解個演出可以咁悶?

我對九十年代的J-Pop雖然無甚認識,但都知道B'z有幾紅,他們現在好像是日本史上最賣得的artist,其實我是有點折服的,這類有點重型搖滾的歌曲來到香港一定「食蕉」。我對他們的歌曲也不甚了了,始終我有點怕典型日本男vocal唱歌的手法,稻葉浩志那種吊高嗓子來唱歌我實在麻麻。至於作為吉他手的松本孝弘,水平叫不錯但不是叫你一聽難忘那一類。

Larry Carlton我不作介紹了,這個資深的美國爵士吉他手在港也有不少粉絲,幾年前他有份參與的著名四人組合Fourplay來港演出我也有到場,演出後有小型簽名會,找了在喝青島啤的他在我的CD上簽名。我對他偏向smooth jazz類型的音樂其實不發燒,但無可否認是實力派,不看總會有些遺憾。

這個叫人意想不到的美日爵士加搖滾的合作推出了一張叫《Take Your Pick》專集,當晚演出是其tour的一部份,專集之前沒聽過,所以沒期待也沒興奮。松本孝弘不像B'z歌曲裡演奏的heavy,是以一種blues rock的手法去奏,玩得非常一般流暢欠奉,完全沒有groove可言,最致命的是那些歌曲都比較平庸,節奏上都非常死板,其實我的感覺是這些歌像rock instrumental多一點,只不過多了點solo時間而已。B'z樂迷,開罪了:頭幾首歌過後很抱歉我差點睡著了。

Larry Carlton不知是不是為了遷就松本孝弘(我甚至覺得這個合作完全是一種商業考慮),完全沒有發揮機會,只有在encore時候玩了一段他的名作《Room 335》,才真正有點爵士味道跑出來。其實這場演出門票算是熱賣,看得出很多年輕的B'z粉絲去捧場,就算那些平庸的演出過後都會非常俾面的stand up ovation。演唱會之前本來打算演出過後去買他們那張新專集,受了個多小時的悶氣後,還是覺得:算了吧。



還是看看當年還有大把頭髮的Larry Carlton演奏的《Room 335》吧!

Sunday, October 17, 2010

快樂的Uke(3)

Ohta San

經常看到那些技藝超群的Uke高手,好像喝了紅牛般令人精神亢奮,但我的爵士樂基因還是告訴我要是靜下來的時候,這個時候還是Ohta San出馬。美籍日裔的Herb Ohta或者人稱Ohta San是ukulele界的經典人物,六十年代從美軍退伍後就成為少數西方聽眾熟悉的夏威夷樂手,間接令ukulele這種樂器為世界所認識。跟當代那些沒甚爵士味道的快鎗手如James Hill或Jake Shimabukuro不同,Ohta San永遠是施施然,laid back非常,永遠是「一指神功」:所有撥彈絃線都是靠他的大姆指搞定,看Ohta San是不是看他技藝上的不凡,而是他用這個市井小樂器去傳達豐富的感情,如你不相信ukulele可以如此感性的話,watch this!







Ohta San唱片在香港都很難買得到,在YouTube的片也不多,片段中那個還算中年的他原來現在已經七十多歲高齡了……你看著他那副從心笑出來的笑容……他真的把自己的情感投放在那個Uke身上呢。

Sunday, October 10, 2010

Happy 70th Birthday, John!

Berlin, 2000

Yes, we miss you.

Tuesday, October 5, 2010

Yes, Elvis is coming!

今天打開信箱,翻一翻新鮮滾熱的來屆香港藝術節的節目目錄,巨型班國際級表演團體還是留給別人,讓我兩眼發光的是,他們竟然請來Elvis Costello!那位想出邀他來港的仁兄實在要頒個獎給他!(還有的是教母級的Marianne Faithful,可惜不是我杯茶)

老實說我對Costello的認識還是逗留在punk的年代,對他近年crossover爵士樂和classical的出品完全一竅不通,我懷疑在藝術節這些場合,他應該會演出近年的作品(連文案劈頭第一句也用「電影《摘星奇緣》中名曲《She》主唱」,昏……),但到時候那些衣著光鮮高雅的聽眾有幾多會知道如《Oliver's Army》、《 I Can't Stand Up For Falling Down》之類詞鋒厲害,「寸嘴」非常的歌呢?





今時今日藝術節票價不是「人咁品」,如果我買了票聽一大堆自己不懂的歌,歌手多經典也是假。我還是覺得他總會唱這些他「黃金年代」的歌曲,因為他是那種你永遠估佢唔到那類人,印像非常深刻一次是某年David Letterman要做通波仔手術,要休息一段長時間,節目找來一班嘉賓主持做他替工,其中一人竟是Elvis!節目中完全表現他的機智幽默,聽到他說:「I used to be angry! 」我就想笑!哈哈!後來知道他真的有了自己的talk show!



我最後聽的一張大碟是他89年的《Spike》,裡面主打的細碟《Veronica》我非常喜歡,無他,主要是每次聽到又想起自己已去世的婆婆了……



"Did the days drag by? Did the favours wane?"

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快樂的Uke(2)

U900

出生地:日本

組成年份:2009年(?)

成員:兔野U(Ukulele及主音)熊野900 (Ukulele、玩具琴、和音……諸如此類)

音樂影響:夏威夷音樂、The Ventures及最新的歐西流行曲

所用Ukulele品牌:不詳(估計應該不簡單,因為沒有弦線都彈得響!)









P.S: 「U900」的日語拼音是:U-KU-LE-LE !!

Duke Ellington - C Jam Blues (1942)

真係有型!試想想在一間打了烊的酒吧奏著曲子,一個一個猛人進來碰到你嚷著跟你jam歌,連酒保也按捺不住去幫你打鼓,奏完了還可以有美女入懷,Sir Duke你係得嘅!


Friday, July 23, 2010

Tearjerker:City Lights (by Charles Chaplin)

默片看得不少,不少是本身拷貝已有設音樂聲軌,但多年前有一次看愛森斯坦的《波特金戰艦》是純種默片,沒有任何音樂伴奏,也就是那七十多分鐘在一個死寂的氣氛下觀賞,很是深刻。以往也有一趟看默片是有琴師伴奏,那就是最原汁原味複制當年看默片的方法,昨晚平生第一趟看有交響樂團現場伴奏的默片,是看了無數次的《城市之光》,也許是個籌款演出關系現場小伙子甚多,縱然過了大半世紀有多,那些slapstick笑位仍然把他們逗得哈哈大笑,對於年長的觀眾來說,每次看到那個美麗的結局總會低迴不已。

復明的盲女跟她以為是富貴紳士的恩公重遇,女主角的表情是不可置信?是失望?影迷們還是很喜歡去推搞這個曖昧的結局。被稱為電影天材一拖拉庫,惟卓別靈當之無憾。卓別靈點到即止,是因為他明白在這個殘酷現實裡,她只會為他奉上一頓熱湯,然後用幾個銅錢把他打發走便是。


Thursday, July 22, 2010

快樂的Uke(1)

有朋友到過攝影師司馬十一先生在藝穗會舉辦的《沉澱》展覽,問我相中的我拿著的樂器是什麼?我跟他說那就是「烏黑麗麗」ukulele了,還補上了一句:那是個令人感到愉快的小東西。在ukulele的世界裡,大家好像都不太會講究你彈奏的造詣,玩來無壓力可言,開開心心。這幾年玩ukulele人氣好像有點兒復興,最近才知道有人拍了部關於ukulele的紀錄片叫《Mighty Uke》,留意預告片中那個跟大提琴二重奏的長髮帥哥,他就是當今ukulele的高手之一James Hill,他也說要把ukulele認真看待也需要些膽量,YouTube有大量這位帥哥的精彩演出,那些認為ukulele是幼稚玩意的朋友,think again!

Monday, July 12, 2010

真的會上癮

在波夫波的博客讀到他給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的《機場裡的小旅行》作了一番介紹,其實這本書我也有讀過,一直都想提一下,可是之前的出版工作弄得自己心絮不寧,根本無心寫博,能「的起心肝」去動筆,實在要多謝波夫波了。前些時接受一個訪問,竟有問及我最近在看些什麼的書,我就提到《機場裡的小旅行》,記得給他的答案是:狄波頓的厲害之處,是好像跟一個清潔女工的小人物攀談都好像能有所得著,我想如自己在攝影方面有類似的能耐,有十分一也心足矣。

訪問我的那位朋友大概不曉得我是一介粗人,書讀得少悟性也低,問我讀書的問題其實是冒險非常。近年只有狄波頓的書我會去追看,他的書真的有種叫人上癮的魅力,這種用哲學根基去輻射到各種人生社會題材的寫作風格,其實是寫在什麼方面都成,我甚至有個狂想,如果他去染指攝影方面,會是怎麼的一回事?

你可能不認同他是個才子,看得他書多了,有時覺得其實他很多地方都是小聰明,但一大堆的小聰明纍積下來就變成大智慧了;憎人富貴厭人貧,通常我也害怕親近這類聰明人,但他的謙遜是那種你會很歡迎跟他同桌吃飯,一道談笑風生,我跟Edwin說到這裡時,他提及一個反面教材:咱們那個姓曹的才子,不錯,如果他坐下我的飯桌來的話我一定一腳把他「伸」到老遠!

其實我認識狄波頓名字不是從他的著作,而是他主持的紀錄片集「Status」,當年在亞洲電視英文台播出時的譯名叫「休憂優」,言簡意賅,那位繙譯的仁兄真的要頒個獎給他。當時覺得這個節目著實精彩,觀點精闢但絕不艱澀,上網一查,才知道這個那麼年青卻頭已禿得一乾二淨的主持人,是個著名作家,片集其實是從他那本《我愛身份地位》(Status Anxiety)衍生出來,抽出一個焦點來闡述,集中在英美兩個在上世紀活在兩種不同社會制度下人民的心理素質,屬於「新世界」的美國強調英才制度(meritocracy),給人有平等機會,他朝能飛黃騰達的錯覺,以致如自己未能及得上別人時(例如你的鄰居換了新房子),對自己能力的質疑所帶來挫敗和焦慮感,狄波頓舉了一個非常好的處境:參加中學舊同學敘會的那種不安;英國的貴族制度處於低下階級的人,一直被灌輸自己地位與生俱來,只得逆來順受,再加上信仰尤以基督教裡的天國觀念(在世時縱受苦將來總能上天堂),和人在社會地位優劣不代表道德上的好壞(例如祟高如耶穌也不過是一個木匠),所以反過來沒有那種對身份的憂慮。網上有他在TED的一個短小的講座,其實總括了這本書的大概,看著他說到snobbery,我忽然想起中國大陸;狄波頓原來在內地也一紙風行,起碼我看的泰半是內地版,他也會為內地版特別作序,他大概沒想到當下內地社會對他的勢利主義作了一個完美演譯,把他口中對失敗者、不幸、悲劇的調侃發揮到極致,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杯具」罷?



後來《辛福的建築》(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一書也有一部相關的電視紀錄片集「The Perfect Home」,裡頭狄波頓大肆批判那些英國的地產商,不理群眾的口味,盲目地建設那些一式一樣,像倒模出來的「prestige」型格房子,prestige者,身旁一位前輩攝影師的口頭蟬是很好的解說,就是「好威水」的意味,漸漸地那些賣家也被麻痹了自己的審美觀念,乖乖地接受那些悶蛋又不切合用家需要的房子風格,這個批判其實放諸四海皆準,包括香港喇。他對階級地位的觀察也一直引申到這個節目,例如各國領事館的建築設計比拼,你可以說狄波頓媚外,他推崇的設計理念,都是北歐荷蘭等設計強國。

他的近作《工作頌歌》(The Pleasure And Sorrow of Work,台譯《工作!工作!》) ,到現在還沒看完,狄波頓仍然繼續他在《機場裡的小旅行》裡帶點報導色彩的手法,找了一大堆看來並不「浪漫」,或令人不會感到有工作熱情的枯燥工種,例如漁船、物流轉運、餅乾廠、火箭製造廠,就業諮詢、會計師樓、航天科技工業等,他的觀察仍然細緻,對那些以為工作就是等同一個人的價值時,真的推薦他們讀讀這本。

「工作至少能轉移我們的注意力,能提供一個虛幻的泡泡,讓我們寄託於追求完美的理想,能把我們內心無邊無際的焦慮,集中在少數幾項規模有限而且不難達成的目標上。工作可以讓我們精通並且掌控某個領域的事務,可以讓我們以身心的疲勞換得他人的尊重,可以填飽我們的肚子。」

狄波頓的幽默往往點到即止,不會大肆戲謔,但也有例外的,例如他寫航天科技那章節時,寫道他一次到法屬圭亞那火箭發射場觀看發射廣播衛星的經驗,那個衛星是「日本衛星放送網」委托美國航天大腕
洛歇‧馬丁公司製造,有位從香港來的電視台主持人來採訪,狄波頓說她「在香港是一位家傳戶曉的名人」,文中好幾次帶點尖酸的意味描寫她的嘴臉:「她的表情冷若冰霜,擺出一副哀傷的樣子,大約與法屬圭亞那首任殖民官埃特雷海軍上將當時悟到他來到的國度並非理想中的黃金國時的表情差不多。」真想八卦一下是何許人。

不鼓勵狄波頓的書作為「心靈雞湯」式的慰解,就算他那本《哲學的慰籍》(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用各個哲學大師的理論去解讀人生的挫折,其實也是教訓多於「慰籍」。狄波頓的書不算實用,我們去那個只得四日三夜的自由行,花了只四日三夜讀他的《旅行的藝術》(The Art of Travel),期望提升旅行的深度樂趣,也只會落得極度遺撼的境地。

後記:想觀看上述提及的兩部片集可在內地「優酷」網上找得到。

Sunday, June 6, 2010

暖身短打

為我「復出」攝影博客鋪路,搞些八卦新聞作為暖身!

御相

最近發現史上賣得最貴的攝影作品名單終於更新了,頭一二名仍然是古斯基(Andreas Gursky)和史泰欽(Edward Steichen),第三位新上榜是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你沒聽錯,就是那位俄羅斯總統。對,他也會拍照的,還自稱影齡長達35年!他這幅高空拍攝的克里姆林宮(見附圖)賣了一百七十五萬美元!。他的照片憑什麼本事賣得這麼貴?大概因為那是一次慈善拍賣罷。可以想像胡錦濤之類隨便拍張照片拿出來慈善拍賣,也總會有愛國愛黨的商人以表忠貞,不過可惜這一代的領導人好像沒有培養什麼嗜好,更遑論攝影了,以前老江也間中喜歡拉拉嗓子唱歌劇,不過當然是令人腦死的那一種。

梅德韋杰夫照片好不好我水平不夠不懂鑒賞了,但他像向國民演說的闡述自己對攝影的想法就頗有趣,還以為去了影會的交流活動呢,或許說的是影會風格的美學觀念,但起碼我們那個經常拿著個相機擾攘的特首,就沒有這種水平喇,頂多都是在小朋友面前也文也武,指指點點教他們怎樣取景罷。有這樣的一個總統,我想如我的博客在俄羅斯一定無市場。

酷王

老美男士雜誌《GQ》搞了個「酷男之王」(King of Cool)選舉,「牛仔褲攝影師」Ryan McGinley列第七位(第一是哈利王子),為攝影界爭光!當然「酷」不是單看外表,起碼他那副junkie look就叫我不敢恭維,酷在他年紀輕輕能在韋特尼美術館搞個人展罷,但連Arctic Monkeys那個搞笑鼓手Matt Helders是第九位,我就無話可說了。







打擂台


法國網球公開賽這個星期天塵埃落定,看來拿度已拿著個杯耳了。有博客在網上搞了個擂台陣,初選64個赫赫有名,已故或在世的傳奇街頭攝影大師,由讀者公眾投票進行一場「街頭攝影杯」淘汰賽,戰況異常激烈,現階段已進入最後四強!出線四強分別為:法蘭克(Robert Frank,以95-48擊敗Elliot Erwitt!)將對戰艾哥斯頓(William Eggleston,以89-51殺退Andre Kertesz),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以93-52擊敗Joel Meyerowitz,賽果合理!)將會對決雲路格蘭(Garry Winogrand,以88-57擊退Lee Friedlander),四強賽日期為六月八日(即截止投票日期),投票請到這裡

看比賽形勢,決賽很大可能是布列松(雖然正在苦戰Winogrand)對法蘭克,其實也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攝影意識形態,在大家心目中其實一直已經鬥餐死。大家不要為自己擁戴的大師被淘汰了感到不憤,遊戲人間玩玩而已,費達拿「法網」也止步喇。

(6月19日更新:Garry Winogrand贏了,以91-73擊潰Robert Frank!)

Two Marx

Cover of "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


"Karl Marx, Pictures of Caviar" by Vik Muniz, 2004

Saturday, June 5, 2010

Replay


腦海中又再播放八號風球新華社對開皇后大道東洶湧雨水混著眼淚沖擊褲襠濕酸痛惱怒場景。

Monday, May 24, 2010

不是八十後,是我們的八十年代(五)

安全地帶

難得本地報紙娛樂版還對玉置浩二這個歷史遺物有興趣,上星期到港都佔了娛樂版頭版位置,當然不忘把他描繪成一名老淫蟲(他確實是,哈!),大書他的風流事跡,對他的音樂才華隻字不提了。老實說我當年覺得玉置浩二著實「樣衰」,鼠頭鼠眼,可是愈老愈有型,後來一頭白髮更加添蒼桑感,現在他卻刻意把斑白了廿年的頭髮重新染黑裝年青,又回復一副「樣衰」,咸濕味又加重了!今次到港其實是宣傳其「復活」新碟《安全地帶 XI》,可見香港樂迷的重要性。大碟甫出台我就去買了,一聽之下水準依然,先打頭陣的《蒼藍的玫瑰》穩穩陣陣,以其高峰期標淮來說算是中庸,老實說,這張大碟我收貨有餘。如果有聽開「安全地帶」的話,這張碟的曲風一定不會陌生,玉置浩二的聲音也熟悉不過,最重要那種日本八十年代高質數新派「歌謠曲」風味充斥著全碟,那就是東洋樂壇在九十年代前,還未受如小室節哉等人的電子舞曲風格謀殺了的高格調流行曲品味。



幾個月前玉置浩二在九年前在舊唱片公司出版的大碟「酒紅色的心」忽然重新推出,罕有地獲得大力推廣,原來又想為今天「安全地帶」全面復出分一杯羹。這張用unplugged模式去重新演譯「安全地帶」時期的歌曲,著實動聽,一直在我的MP3播放機佔著空間,唱片卻不在了。有一趟去美國探訪正在念書的舊同學,他有一個小我們好一大截的日本小伙子朋友,大概吃B'z那類組合奶水長大的那一代,對「安全地帶」都是不甚了了,晚飯後我播放這張碟給大家欣賞(那個時候還在用Discman呢),大為陶醉,難得有知音人,我亦大方地割愛,把唱片送給他(估不到我自己那麼慷慨!)。


像當年大部份日本樂隊一樣「安全地帶」都很講究形像,穿的大衣上的肩膊都是墊寬了一呎有多,那時真的見怪不怪,玉置浩二也有著類似沢田研二般濃厚的眼影化妝,感覺有點像那時候英倫的Spandau Ballet,不過如果說到在音樂上的水平,「安全地帶」絕對過之而無不及。他們的歌曲製作水平異常穩定,由出道的《發黃的照片》(萠黄色のスナップ)到大紅的《酒紅色的心》(ワインレッドの心 )再到活動休止前的《向微笑乾杯》,我覺得基本上是沒有失手過,旋律和編曲都是精心打造,難怪成為香港樂壇的寵兒,經過改編的本地粵語流行曲要數連手指腳指都不夠用(尤其是那家「寶」字頭的唱片公司),我也懶得去舉例,說他是八十年代香港重要作曲人實在不為過。

其實我生平第一趟去看外國歌手的演唱會,就是「安全地帶」的紅館演唱會。要知道那個時候本地歌手在紅館開的演唱會,都是由那家「琴行」去提供音響,那時候的水平其實比你七一遊行的指揮車廣播好不了多少,所以當年的演唱現場錄音非常好賣,因為大家在現場都聽不清楚嘛。「安全地帶」如其他外國大牌歌手,那一次演唱會都是由從日本帶過來音響器材演出,簡直耳目一新,我非常深刻是當第一首歌響起,是《由I Love You開始》(即那位李先生唱的《夏日之神話》原曲),我心裡大叫哇哇不得了,真的沒聽過那麼好的音質的現場演出,完全直達心窩。演出水平實在無話說,當年很多本地藝人只重歌唱不重編曲,現場版本常常走了樣,「安全地帶」的演出跟錄音版本相差不大。

玉置浩二作個人發展的期間我本人聽得不多,他以主打guitar based的慢歌為主(在安全地帶年代他都當吉他是個道具擺擺款而已,其實他本身彈奏吉他也很稱職。),包括《Melody》、《禮物》和《Aibo》(劉德華改編過的《痛》,劉華真懂揀歌。),那些和弦運用都得精致,都是很有精品味道的情歌。

「Melody」


「禮物」


「Aibo」



上次玉置浩二來港演出我錯過了,因為正好當晚班,又找不到其他人頂替,只好作罷,到此一直耿耿於懷,第二天看娛樂版報導不少本地藝人去「朝聖」,心想有多少是當年曾翻唱他歌曲而走紅的歌手,懷著一份感恩的心來拜見?近日在網上看到幾位伯伯在電視重唱名作《戀之預感》,玉置浩二那把無敵嗓子到這個年紀竟一點都沒走樣。今年九月復出演唱會來港,你問我去不去?我想這些錢都是心甘命抵給你賺好了!哈!

Saturday, May 22, 2010

火影忍者裡的功能組別

雖然知道動畫《火影忍者》在年青人圈子裡熱爆,但老餅的我都只是看過兩三趟而已,連人物關系都沒搞清楚。有位動漫迷花了很多心思把她改成普選的宣傳動畫,卻看得我笑翻天,實在精彩,是作者給年青人公民教育的一份禮物,值得支持!五區變相公投雖然塵埃落地,但對下一代的冀盼不期然多了起來。

Friday, May 21, 2010

《Power to the People》- John Lennon

送給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吳美蘭老師。

Wednesday, May 19, 2010

攝影題一問









很久沒談過攝影,心癢了。其實想問一下有看過《鐵甲奇俠2》(Iron Man 2)的朋友一個問題。主角Tony Stark作為軍火商當然大把錢,電影也說他以收藏當代藝術作品為投資,所以經常畫面出現某些知名近代藝術作品的複製品在鏡頭前擾攘,例如剛被畢加索破了拍賣紀錄,Giacometti雕塑名作《行走的人》,但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在Pepper Potts的辦公室內,一幅掛在牆上的攝影作品,內容是一條橫跨鄉郊河流的橋樑,在Stark跟Potts爭論的場面中顯得異常搶眼,有點像Joel Sternfeld的風格,有可能是《Oxbow Archive》中的作品,這本書我沒有買所以不能作實,有識之士能告訴我一下嗎?

Friday, May 14, 2010

The Great Gig of the Sky


舊聞一段,但實在太精彩所以不妨舊事重提一下。上年英國演藝電視頻道Sky Arts為了宣傳他們播放Pink Floyd在94年的Pulse: Dark Side Of The Moon Live,在倫敦的Primrose Hill用實物:激光、霓虹光和煙霧等,去演譯他們在1974年的經典大碟《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上亦是經典到極的三稜鏡唱片封套,我真的speechless了,一個字:酷!



不知道現在這件裝置還在嗎?下一趟應該輪到那隻飛天肥豬罷,雖然我在Roger Water的演唱會已領教過了,哈!

Sunday, May 9, 2010

Barney Kessel

認識Barney Kessel是從那些現場演出的「海盜盤」光碟,那是一個八十年代電視演出,記得看到這位樣子甚為卡通(像極了漫畫「大力水手」裡布魯圖!)的大叔,穿著一件土氣的花襯衣,卻形像與內涵不相乎,彈奏起來勁度十足,chord melody (和弦混合旋律)編排得複雜精密,手法玩得出神入化,快歌時只見他的粗大的手指在指板(fingerboard)上急促舞動,肉眼根本難以捕捉,才曉得是五十年代起活躍於爵士樂界的大師級吉他手。





Kessel的吉他音色非常獨特,他彈奏時的attack非常厲害,也就是他敲打在弦線上的力度很強,令人感到就算他的吉他不插電,你都可以把每粒音符聽得清清楚楚,還有是經常運用搖滾吉他手常用的「bend線」或「推線」手法,爵士樂人一般比較少用,而且爵士吉他講求音色上的穩定,用的弦線通常較搖滾吉他用的來得粗,「推線」時總要是力拔山兮的勁力才成。除了演奏手法外,他那個用了一輩子的吉他也是他獨特音色的元素。這個四十年代的的古董空心電吉他,帶有一個三十年代的拾音器,表面看來很糟糕,但卻是會唱出獨一無二的音符,今天的吉他肯定沒有這種個性。

Kessel幾十年來出碟不少,卻沒有一張特別著名的個人專集,反而與殿堂級的貝斯手Ray Brown和鼓手Shelly Manne一起出的三重奏專輯《The Poll Winners》(1957)卻甚受歡迎,甚至變成了系列化,一直都有續篇。唱片名字源自他們三人在當年著名爵士樂雜誌「Downbeat」的讀者投票中,三人經常包辦最佳吉他手、貝斯手和鼓手,至於那個非常搞笑的「揸住碌棍」的唱片封套照片,我估計是因為「Poll」與「Pole」同音罷,因為在第二輯的封套,他們三個大男人也是坐著旋轉木馬,「揸住碌棍」!爵士樂吉他三重奏的模式在當年來說可以算是先驅了,三人演出恰如其份,誰沒有搶到誰的光芒,是一張當年甚為重要的唱片。

還有如果大家有聽過Julie London的名曲《Cry Me a River》的話,那段攝人的吉他伴奏,正正是Kessel的演譯。



Kessel沒有個人作品的「名盤」也許是有其原因,曾經看過一段評論,談到Kessel在爵士樂界的地位相對當代其他同行不算得很高,大概是因為他的「jazz purity」不夠,也許他實在太versatile,而且彈奏上帶點搖滾樂味道,五六十年他常常被邀在如貓王及沙灘男孩Beach Boys等搖滾樂樂人的唱片中演奏,看來當時的爵士樂界其實頗封閉的。Kessel在1992年中風後,到2004年離世的十二年間,失去了活動及說話能力,更不消說彈奏吉他了,對一個技藝超群的音樂家來說,可以想像得到那種莫大的痛苦,其實跟壯士斷臂沒有兩樣。

Friday, May 7, 2010

20世紀少年の歌

上海世博終於開幕,為了慶祝國家世紀大事,我決定把一直冷待了的《20世紀少年》電影版終章DVD看過飽,想知道劇中的「朋友」對世博的情意結跟中共的有多相像,拿片中虛構的2015年世博賀一賀!!Fotopiggie不擅寫影評,只能說堤幸彦不算是一個高明的導演,就算三部曲電影每部都超過兩小時長度,縱然他也沒有什麼花巧的手法,差不多用搬字過紙的方式來改編,仍然在情節上很多水過鴨背的交待,反而把原作漫畫裡一些犯駁兒戲的弱點曝露出來。老實說要改編的話我寧願是以連續劇形式改編,無論真人演出或動畫也好,起碼在鋪陳劇情方面比較穩陣,像一樣是浦澤直樹的名作《Monster》改編出來的動畫連續劇(港譯「魔剎」),人物劇情關係複雜不下於「20世紀少年」,但因為長達74集關系,在推進劇情上可以慢慢地去鋪排,也能保持著原作那種引人入勝,當時在香港放映是在周日凌晨時分,但也有本事令我每周乖乖地守候觀看,那個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合拼的亂世氛圍,其異常灰暗的世界觀,我現在想起也不寒而慄。

漫畫原作者浦澤直樹本身當然是二十世紀少年,也是個六七年代搖滾迷,原作漫畫和電影均有提及大量那個年代的搖滾歌曲,主角遠藤賢知(有些人譯健次,片假名真麻煩)片裡化名「Bob Lennon」(當然是Bob Dylan+John Lennon的混合體),唱的那首感召無數人的神秘歌曲「賢知之歌」,其實是出自浦澤的手筆,而且也是由他本人主唱的!



「20世紀少年」的名字大家也會知道是出自英國glam rock老祖T. Rex名曲《Twenty Century Boy》,Marc Bolan撞車見上帝時我才上小學,都是後來聽精選才認識他們,老實說我以前都不曉得他們有多「glam」,頂多是因為Bolan眼睛塗了些眼影而已,但歌曲扎實勁度十足,其實他們另一些名曲《Get It On》更流行,都是典型很好「un」的搖滾歌曲。



至於主角賢知喜歡的CCR(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就更老了,組成五年就解散了,但足令他們成了美國country rock/folk rock經典組合,充滿那種六十年代西岸那種的幽悠氣息(可以想想後來的The Eagles),不太是我杯茶,但《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今天聽來的確很有那個時代freewheeling的氣息。樂隊成員Doug Clifford和Stu Cook近年「重組」成「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sited」,嘗試借屍還魂一下。



少不了是賢知的老Band友,後來成了演歌歌手的「春波夫」(名字脫胎自名演歌手三波春夫),劇中那首camp味十足的演歌「哈囉哈囉舞曲」,是替「朋友」唱的宣傳世博的propaganda。騎尼不錯是騎尼,但勝在夠original又熱熱鬧鬧,總好過那些大堆頭的山寨歌曲罷。



最後片中有個有趣的點子,劇中後來成了串燒店老闆,本來也是賢知Band友的的「Billy」,樣子看來很面善,其實是大名鼎鼎的日本國寶級電子樂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成員高橋幸宏,吊詭的是片中他是玩電貝斯的,現實上他卻是個鼓手。

Saturday, May 1, 2010

不是八十後,是我們的八十年代(四)

Tears for Fears

其實一直想寫Tears for Fears,但總是在拖著,最近看到他們來港演出的消息,終於要迫出來了。

聽Tears for Fears其實離不開他們兩張經典大碟,一是84年的他們第二張大碟《Songs from the Big Chair》(其實首張大碟那首《Mad World》也是精彩之作),簡直是八十年代Brit-Pop代表作,甚至是刻劃了當年的時代精神,我那個時候英文水皮到震,仍能把《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唱得琅琅上口,不能少的還有《Shout》和《Head over Heels》,更或是比較少人記起的single《I Believe》,全部都有message有旋律有heart,誰說三者不能其存?








89年的《The Seeds of Love》專輯出版之時適值世界「新秩序」期間- 柏林圍牆倒下、東歐及蘇聯共產集團崩潰等等,其樂觀世界觀在此碟中表現無遺,尤其是主打歌《Sowing the Seeds of Love》,充滿「summer of love」迷幻味道,雖然此歌很悅耳,但當年我對此歌感覺很矛盾,心雖知這是好歌一首,我可覺得他們抄Brit Pop教父The Beatles抄得過了火,由開頭的「backward tape」技倆,到像 《Penny Lane》的小號獨奏過場,連整首歌的推進節奏(甚至是和弦的應用)都跟《I Am the Walrus》非常相像,後來人大了明白抄襲和致敬中間那條fine line,就算要抄老實說我寧願Tears for Fears這等水平的歌手去抄,也好過一些抄了也死口不認的人。



九十年代他們解散到近年復合後,我也沒有留意他們的歌了,因為出來社會做事,也是我聽歌的dark age。看演唱會宣傳海報裡Roland Orzabal和Curt Smith兩位仁兄都沒太大走樣(不像Duran Duran已吹脹了三個碼),有點心動,演唱會最低消費480大洋,對現在赤貧的我只聽兩張大碟的歌值不值呢?或突然跳一個善長出來贊助我呢?(開始神智不清……)

Friday, April 23, 2010

Tearjerker:《くるみ》(by Mr. Children)

人大了,淚腺間中會閉塞,是時候要去通一通,刻意找些tearjerker去幫幫忙。雖然我知道Mr. Children有多紅,主音櫻井和壽其實跟我都差不多年紀,總是沒有做粉絲的緣份,但有位粉絲朋友在他們的歌《くるみ》(Kurumi)推出的時候,第一時間把這個MV檔案夾附在電郵上(當年還沒有YouTube呢),標題是「一定要看」。擔憂自己激情不再的時候總會拿來看看,每次看著四個大男人老淚縱橫,還算能強忍著,當一伙人台上費力地唱,而台下換來一張張蒼白的臉孔的時候,才是最難頂。

Friday, April 16, 2010

澳洲幫

驚聞舊日僱主鬧出了個大頭佛,把我們頂爺的中文名字誤植異見人仕名字,在這一兩年大刀闊斧式裁員和削減開支的手段下,不禁有「遲早出事」的感慨,集團現在是南亞兵團,現今老板為馬來人,編輯部「揸弗人」則來自星洲。我當年進入這個公司之時,算是他們的黃金年代,每年純利以億來計算,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報章之一。澳洲幫報業大王梅鐸亦把她收歸期下,還記得香港回歸前,報社內的澳洲幫員工多的是,亦已習慣聆聽滿口澳洲口音的英語,打招呼都是「G'day, mate!」。

回想以前都好些澳洲歌手紅極一時,包括在英美走紅而我們差點忘記他們是澳洲幫的ONJ(Olivia Newton John)或Bee Gees,或紅在香港但其他地方反應一般,到現在間中來港賺賺大家untie uncle錢的Air Supply。但這些在我八十年代聽歌年代不算紅,最紅的是INXS。已故主音Michael Hutchence跟香港淵源深厚,除了在港長大,還是KGV(英皇佐治五世書院)的學生,據聞間中也回香港去蘭桂芳「浦」一下。不要被那些根深蒂固的down under形象影響,INXS玩的音樂當年是很有英倫New Wave的風味(當年大紅的《Need You Tonight》就是很好例子),樂隊最厲害時可以上到Billboard或英國榜的前列位置,Hutchence在97年懷疑自殺身亡後,樂隊仍然繼續,但缺少了靈魂人物的樂隊就像沒了Freddie Murcury的Queen,算了罷。



談澳洲樂隊怎會少得了三人組合Crowded House的份兒呢?(雖然領軍人物Neil Finn是New Zealander。)《Don't Dream It's Over》當年唱到街知巷聞,後來澳洲旅遊局也用了來作宣傳歌,樂隊型像陽光又正氣,當年我最常聽《Wooden Face》一碟,深受The Beatles樂風形響,其中的《Weather with You》一曲是我最愛,歌詞寫得不錯呢。






不知大家還對Frente!有印像嗎?當年用民謠風格翻唱New Order的《Bizarre Love Triangle》大家都嚇了一跳,因為大伙兒都知這首歌本來是好好「UN」的,沒有想過用「動聽」來形容,但Frente!做到了。他們初出道首張大碟《Marvin the Album》受盡當時的樂評人力捧,不過無可否認這張專輯裡每首歌水準非常平均地高,而很多歌曲的編曲是簡約到只是用一兩件樂器加主音而已,非常有格調。不過可惜Frente!只出了兩張大碟就解散了。




其實還有很多走紅過的澳洲組合,但我本人就不太認識了,例如我有位澳洲幫同事喜愛的Midnight Oil,或者是我到美國探望妹妹時,總會在汽車的收音機中聽過不下一次,是Men at Work的《Down Under》,這首有點騎尼的歌說的是主人翁去遍世界各地,當地人都對他的老家澳洲感到興趣,歌詞滿載對自己國家的自豪感,隨便找個澳洲幫問一下,他們會答你這是他們的另類國歌!

Monday, April 12, 2010

夫妻檔

現今男女結婚搞婚宴「花臣」之多,你想也想不到,出席婚宴有點像到綜藝節目現場參觀。幾年前出席一次婚宴,一對新人歌癮大作,要為賓客獻唱,男的奏吉他女的主唱,兩人都緊張兮兮,老實說聽覺享受就欠奉喇,但那份溫馨甜蜜就叫賓客非常受落。

那個時候大概是描述美國傳奇鄉謠歌手Johnny Cash和他愛人June Carter的電影《Walk the Line》(港譯「弦途有你」)上畫,不知那對新人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不過不知道他們看到這對苦命鴛鴦會有什麼感覺,若論溫馨甜蜜,或許同是夫妻檔的Les Paul & Mary Ford會更切合他們的口味。

Les Paul跟太太Mary Ford是五十年代而是很有名的爵士(加點鄉謠)的合唱組合,男的奏吉他女的主唱。對於有興趣於電吉他的年輕朋友,縱然對他的名字不會感到陌生,甚至你家中的那一把Gibson牌子的電吉他就是「Les Paul」型號。但相信很多人都未曾聽過他的音樂,甚至不曉得他本人是一個甚為出色,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吉他手。



Les Paul除了在五十年代跟美國吉他製作家Gibson一同開發了實心木電吉他,其實他也是多聲軌錄音(Multitrack recording)的先驅者,但其實當時他的multitrack不像今天同一條聲帶有多條的音軌(數字錄音更沒有限制),而是用兩台錄音機不停的把新的聲軌纍積混音在已錄好的聲軌上面,簡單來說如果你中途NG了的話就要重新由頭開始再錄,非常繁複。Les Paul & Mary Ford的表演風格就是在多聲軌錄音下誕生,兩人用各自用自己的聲音和吉他為自己唱或奏和音,有時會重複用上多至廿四個聲軌,以下這個古早的電視節目片段,就是一個好好的範例。(不要把開頭Les把玩那個像超級電腦的錄音設備當真,那只是搞搞gag而已!)



我一直都不知道Mary Ford是懂奏吉他的,在YouTube發現這個兩公婆用吉他較勁的搞笑片段,實在不賴呢!(Les連自己吉他的弦線也彈斷呢!)一查之下原來Mary在未跟老公搭檔時,曾為鄉謠歌手Jimmy Wakely作吉他伴奏,當年來說作為一個女性實在不簡單。



他們甚至在五十年代有自己的小品電視節目「The Les Paul & Mary Ford Show」,都是小情小趣的生活小節作引子,然後唱唱歌仔作結。雖然鏡頭前恩愛非常,他們還是在62年離婚了,其二人合唱組合也不復再,Mary Ford在1977年去世,而Les就得享天壽,在上年以94歲高齡辭世。還記得前兩趟去紐約,年過九旬的Les還在著名爵士會所Iridium每星期演奏一晚,出外盤川不多,想過度過還是挑其他年輕爵士音樂人演出去看,現在想來實在追悔不已!



R.I.P. Leslie!

Thursday, April 8, 2010

不是八十後,是我們的八十年代(三)

BFBS

嚴格來說我並沒有聽收音機習慣,到現在網上電台的節目也是偶一為之,也沒有追聽某些節目,唯一例外或許是當紅時候的「軟硬天師」的「老人院時間」節目。我在學時卻很喜觀收聽BFBS電台,BFBS者,即是British Force Boardcast Service也,也就是所謂的英軍廣播電台,是為在全球駐當地的英軍及其家眷提供廣播服務,有娛樂也有資訊。回歸前香港也有本地的BFBS,有英語頻道和為啹喀兵團而設的尼泊爾頻道,看舊日新聞報導當年的錄音室就在今天的中環添馬艦,而我估計發射站該在石崗軍營罷。我家地勢比較高一點,接收BFBS巨清楚,音質甚高,比幾個本地的電台還要好一點,或許是我少聽本地電台的原因之一。

除了音樂節目外,他們很多時候也倚賴好些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舶來節目,包括每小時直播英國BBC傳送的新聞報導,也有像「十八樓C座」般的長壽廣播劇「The Archers」(雖然我的英語水平還沒能應付得到),還記得有老牌美國DJ Casey Kasem的美國流行榜倒數。但其實你可以說BFBS是個頗悶蛋的電台,因為那些軍部的DJ都不是插科打渾之輩,不多講話很多時候都是乖乖的去播歌,但我偏喜歡這種no frill的風格。或有時候會有phone in點播或問答遊戲等,感覺頗特別,因為政府電訊條例抓得太緊,香港一向沒有社區或校園廣播電台的概念(更遑論「民間電台」),所以覺得這類自成一角的生活圈子活動特別有趣。

其實最喜歡是他們播歌的口味夠博,或許應該說他們選播歌曲比較有譜,不是說本地電台的外語歌節目不好,而是追新歌追得太緊要,有時候好些歌推出後過了幾年,特別是屬於半紅不黑的那一類,又還未到oldies的地步,這些歌永遠最避受忽視,但偏偏在BFBS間中能夠碰得上,我的外語歌知識很大程度其實也拜他們所賜。

97後他們很自然地跟駐港英軍一起撒走,雖然往後網上電台也興起,選擇多了,我人也老餅了,也喜歡去找些oldies電台去聽,例如Virgin Radio Classic Rock之類。其實到現在有一點我還沒搞清楚,駐港解放軍有也應該有自己的電台或廣播節目罷呢?

Tuesday, April 6, 2010

Battle Studies

朋友剛歸還了給借了好幾個月的John Mayer近作CD《Battle Studies》,讚不絕口,無何否認這張以中慢版為主打的專輯,比以往來得成熟,尤其是少了以往用花肖的電吉他音效來作為編曲的骨幹,比較來得反璞歸真。

聽John Mayer我經常覺得要「斬件處理」,要分開作為吉他手的John Mayer,和作為唱作人的John Mayer兩個個體去評價;作為吉他手,技藝非凡,早已被認定為新世代的guitar hero,難得的是當代少數以藍調怨曲為根基而能冒出頭來的吉他手,所以有稱他為「Little Slowhand」(Slowhand者大概大家都知是指Eric Clapton罷),看他的現場演出是享受,大家對他的演奏不認識的話,也許還有印像他上年在米高積遜的追悼會上,個人用電吉他獨奏了積遜名曲《Human Nature》,異常的jazzy,簡單而隆重,是功架的表現。



作為singer-song writer呢?他形像還算正派(近一兩年就多了點男女關系的八卦新聞),是格林美獎的寵兒,由出道至今基本上是例不虛發,總會撈到幾個獎項。是個人口味所然,我還是覺得他寫的歌還是流於典型美式流行曲的框框,太四平八穩,總是欠一點神來之筆,如當年大紅的《Daughters》,好聽是好聽,就總是覺得差一點點就成大器的感覺 ,當然比起很多把樂曲只當作一堆chord progression來看待的吉他手,John Mayer簡直是貝多芬。

Sunday, April 4, 2010

Photo Hunt

雖則不想替人家賣廣告,但又想考考大家眼光。A字運動服牌頭玩街頭文化,新廣告混雜大堆知名運動員、歌星、DJ、skaters等等,有些選擇頗意想不到,看你能認得幾多個?猜中沒獎!


Friday, April 2, 2010

不是八十後,是我們的八十年代(二)

哥哥

剛過了的愚人節是張國榮的死忌,2003年的當天我還是一名攝影記者,在當時沙士災情最慘烈的淘大花園E座樓下守候,等待大廈住客送到鯉魚門渡假村作隔離。有行家衝口而出說:「哥哥跳樓死咗!」,我當時真的以為是愚人節玩笑一樁,始終詛咒人跳樓死是廣東人的專長。後來證實了消息是真確,在當時已經夠愁雲慘霧的瘟疫時空,在那個透不過氣的N95口罩下,我差點要窒息過去。

家裡某個角落,還存在著1989年他的《由零開始》專輯附送的海報遺跡,是半個粉絲的妹妹得來的,說她半個粉絲,是因為她屬於騎牆派,當年競敵「校長」譚詠麟也會去追隨。而我絕對說不上哥哥的粉絲,但他「新藝寶」年代的幾張專輯,例如《Summer Romance》或《Virgin Snow》等,無論在銷量或製作水平,是他最處於歌手生涯高峰之作,甚至把譚校長也比下去。就拿《由零開始》來說,由他親自作曲的大碟同名歌曲今天已成了經典,充滿Eurobeat風格的「暴風一族」是當年「Van仔佬」(客貨車司機)「炸機」必備,「側面」是某可樂的廣告歌,歌本身一般但也唱到街知巷聞……我躺在床上插著耳機回顧這張唱片時,側個頭時正好對著這張殘缺不存的海報,不其然雞皮疙瘩起來。

Saturday, March 27, 2010

錯過了和不容錯過

在小丁的博客得知Kings of Convenience來港演出,我竟然懵然不知,不知是搞手的不濟還是我最近宅得太厲害,雖然演出當日我不在香港,但心總是癢癢的,總是不服氣。當年Kings of Convenience的專輯《Quiet is the New Loud》推出時,大家都有種驚為天人的感覺,甚至被形容為新世代的Simon and Garfunkel,可這個就太誇獎了,Paul Simon曲詞的高度他們還沒到呢。但卻無可否認是出色的melody-smith,旋律都是經過精心雕琢,配上平靜如水的唱腔,很無敵。同期我也鍾愛同是娜威同胞的歌手Sondre Lerche,也是會撰寫很悅耳的旋律,推薦他的《Two Way Monologue》,當我覺得英美流行曲的寫手都已變音盲,流行曲都是一堆無意識的音符時,以往七八十年代流行曲的元素好像忽然在北歐復活起來。不過始終不是英語系國家,他們無論唱腔和歌詞裡的行文走字,總會無可避免的有點不自然了。

最近的演出資訊很貧乏,當代英國爵士吉他大師Martin Taylor(記得加上MBE!)的演出我最近才曉得,4月8日和9日晚上在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舉行,回到香港會第一時間去搶票。Martin Taylor技藝超凡這個我不用多說,他把已故Joe Pass的爵士吉他獨奏技巧發揮得天衣無縫,所謂獨奏,簡單來說就是同一時間你要把bass note、和弦和旋律奏出來,難度固然高,但奏得生動才最重要。其實我對爵士吉他獨奏的興趣不是那麼強,但始終是大師,彈爵士吉他彈到拿荷蘭水蓋,總要去朝朝聖。



當然還可以提一下也是下月來港的小野麗莎,我是很喜歡聽bossa nova的,但卻不太受落小野麗莎那些略嫌糖衣包裝的波薩諾瓦,偏偏這樣比較受亞洲人受落,要聽的話我會挑一些比較muscular的,例如記憶中以前藝術節來過港的Rosa Passos,多點熱情少點柔弱,不過已不到我考慮了,那兩場演出大概已經爆滿了罷。

Wednesday, March 17, 2010

不是八十後,是我們的八十年代(一)

女王,返來咯!




















最近沉溺在YouTube的世界,追溯我八十年代,不能自拔,儘管笑我mid-life crisis,但咱們的八十年代是個有趣的年代,物質尚算豐盛但仍然相對純真,炒樓還未炒到發晒癲,人人信奉論功行賞,升職加薪是合理不過的事情,前途危機又用不著我們這些小伙子去愁,沒有保皇黨沒有奴才,是個「好時代」。

年少時的我當然也有偶像,而我的八十年代怎會少了我的女王中森明菜?農曆新年期間百無聊賴,「煲」了好幾天她的歌曲,禁不住感觸起來,也讓這個虎年忽然變得憂怨。今天說中森明菜,年輕一點的人大概只知在內地那家吃日本菜的老翻「中森名菜」,但我說這個中森明菜是那個可以說是近三十年日本流行曲最佳的女歌手,你還記得多少?

八十年代東洋風之熾熱今天很難想像得到,當年日本泡沫經濟盛世,也有了所謂的文化侵略,全亞洲無一幸免,當然包括香港喇,坊間一大堆以日本偶像為題的雜誌,例如「好時代」啊、「新時代」啊,連「年青人周報」也有欄目報導日本偶像新聞,電台一定有一兩個以日本歌為題的節目,那時「紅白歌合戰」是現場直播的,我要強調那時聽日本歌是主流到不堪的事情,不像今天那麼小眾。

我第一趟聽明菜的時候大概是就是在1984年除夕的「紅白」看她表演高中正義作曲的《十戒》罷,她出道了兩三年左右,外型還帶點baby fat,但已開始她擺脫典型主流日本偶像歌手的雞仔聲唱法,開始使用一些低沉的唱腔,唱快歌時爆發力驚人。當時她的名字已是我們「和尚寺」男校同儕間街之巷聞,可我只是當她紙上明星看待,那次還是首趟看她「真人」演出,就「中招」了。我作為中學生零用錢不算多,但也有本事靠平日省穿省吃,省下錢去買她的唱片,那時我們還在聽LP黑膠碟,港產歌手的唱片大多只是三十塊左右,那時候日元匯率縱然是低,但一張日版的唱片如沒記錯的話動輒也要七八十元,那只是所謂的船運版,到港時間稍慢,要第一時間買得到的航空版,一百多元是等閒事。但絕對物有所值,相對起港產碟,無論裝潢和膠碟本身都份量十足。



我其實不算哈日,聽明菜這回事那時我還是偷偷地在做,除了怕被取笑外,始終我們學校校風還算純樸,而那些梳著著Matchy頭,閒來無事也去水龍頭取水去把弄自己的髮型一番的一伙,一定被視為不良分子,不少還常欺凌我等純良學生,當然後來知道明菜和Matchy的情海翻波,見到這眾王八蛋恨不得把他們一頭栽到馬桶裡去。

你說她偶像派,但其實當時她唱的歌難度不少,例如唱新音樂教父井上陽水寫的《眼淚不是裝飾品》,又急又快,有部份就像急口令唱出來,少點中氣也不成,不少歌音域又闊,例如《十戒》罷,拿去給我們一班連音準都還沒搞好的本地樂壇天后唱,我敢寫包單,一定「瀨嘢」!到《Meu Amore》時她唱腔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難得的是快歌慢歌俱佳,當代偶像屬於少見,她也以現場演出水準高著稱,比其他同輩歌手明顯高了一截。或許是可塑性高,所以當年不少著名的作曲家都為她操刀,例如:來生兄妹、細野晴臣、芹澤廣明、玉置浩二等;同時間她的台風和形像都幾何級數的在蛻變,當其他偶像歌手唱歌時還只是擺擺身體扭扭腰時,有芭蕾根底的她已經編排一些複雜的舞步來配合,甚至可以用聲色藝俱全來形容,例如代表作《Desire》在「紅白」出場的那身超級經典的雪白新派和服,配上純白Bob頭假髮,加上后羿射日式的超強舞步,已成了八十年代日本人的集體回憶。那時除夕夜看「紅白」,都是等她出場看看又有什麼突破性新造型,看完安心睡覺,是慶祝新年的超簡單辦法。後來她慢慢懂得展現性感在骨子裡,靚絕日本藝能界,連港式俚語「我條菜」、「正菜」等來形容女朋友,都是始於中森明菜。



無可否認當年她出道初期的幾張唱片,仍然是一般偶像歌手方程式製作,但後來愈來愈多有趣的歌曲和大碟跑出來,唱片公司86年第一次放手給明菜參與監製唱片,結果搞了一張名為《不思議》的大碟,我當年聽了之不禁大喊「不(可)思議」,因為整張唱片神神化化,編曲帶很多電子元素,有點gothic,有點迷幻或神秘主義色彩,再加上刻意在主唱音效上加上很多reverberation,把她的聲音弄得像從山洞裡喊出來,很難聽得清楚,當時很多歌迷以為買了次貨呢,有誰會猜得到主流歌謠曲天后會玩得那麼前衛,老實說當年我也頂不住了,聽了一兩趟就把它收起來,現在聽回就覺得很好玩非常,也不感到過時,尤其是那些呢喃式的詠唱,唱得很放,甚至令我想起Kate Bush(!)。查實她那年才廿一歲,當其他比她年紀大的人還「很天真很傻」的時候,她可以有這麼強的個人意願,佩服這個小妮子的膽色,也佩服唱片公司肯放手給她「玩鋪勁」。



但說到我最喜歡的大碟,那一定是《Crimson》,這張大碟曲詞由日本兩大著名唱作人小林明子和竹內瑪莉亞包辦,充滿當代都會女性的觸覺,每首歌的劇情感很強,有點像看著沒有畫面的電影。明菜亦嘗試用一種很輕柔,類似耳語的形式來演譯歌曲,當時在歌謠界算是頗突破性了,亦成了她演譯慢歌的招牌風格;裡頭真的首首好歌,悅耳非常,包括《駅》和《Oh No, Oh Yes!》,除卻那些比較80年代的編曲風格,今天仍然非常動聽,連她「情敵」梅艷芳翻唱了。其實談到我大碟裡最愛的一首,是《約束》,寫想念舊伴侶,縱然現在各自有枕邊人,在酒精慫恿下禁不住打電話,為的只是聽聽舊愛侶的聲音,最窩心的是最後一句:

「我的眼淚 零零落下
正好化去了電話簿上 你的名字」

竹內瑪莉亞的詞對我當年少年不知愁滋味的中學生當然難以共鳴,今天卻驚覺當年日本歌謠界的歌曲水平,還有明菜的無敵演譯,以下那個 「勁歌金曲」式音樂節目的演出她可能有點失準,但感情搭夠,那身跌膊的加大碼鬆身針織,淒美又惹人憐愛,classy到不得了,真不作他人想。



後來明菜有了挑選歌曲的參與權,所以常常可以憑歌寄意,後期她跟近藤真彥的感情的問題升級,就唱了後來成了她首本名曲的《難破船》,殿定她作為悲情歌后的地位,而每次演出這首歌時例必素顏一度,加上開始消瘦的身形,真是我見猶憐,曲末時也不時觸動下淚,諷刺的是,這首歌梅艷芳也有翻唱。





一九八九年真的是他媽的一年,我疼愛的外祖父去世,還算年青的母親中了風,還以為她從此癱瘓(還幸後來康復了),少不了六四天安門屠殺的心靈震蕩;明菜這一年也為情自殺不遂,那時才不過廿四歲;從此我的成長歷程在這一年來了一個大轉折,感覺在九零年我是一個脫胎換骨的人,或許是典型的rite of passage;那一大堆日版唱片,後來借了給一位大學同學,怎料這位同學隨便把它們放在校園的儲物箱裡,暑假到了也不去把它們帶回家,結果暑假後就被處理掉,大概去了某堆填區,或某員工的家裡在播放著。

沒了這堆唱片我跟明菜就好像斷六親一樣,這樣下來就廿年了,期間我一張她的唱片我也沒有買,也沒有刻意找她的歌曲來聽,我也驚訝自己為何可以這麼決絕,到現在我對此仍甚為不解。我還只記得當年她自殺後不足一年小休復出出版的單曲《Dear Friend》,她本人曾說笑這是她唯一一首思想正面的歌曲,還記得此曲中她故作陽光氣息,也刻意把自己皮膚曬黑了,對前事表視得不以為然,那種快樂明顯是裝出來的,我看在眼裡卻不禁一酸。

後來也只是偶然在報刊看到她的消息,不乏八卦的炒作,例如她唱片銷量走下坡,她的財困和酗酒問題,又或是她後來跟經理人交往同居,那位仁兄一心只想靠她賺錢,也要她作擔保人去貸款,卻無心迎娶,這些都是不堪一看的八卦事,但卻替她坎坷的情路感到難過。這廿多年來她就活像被詛咒了一樣,或許多次轉換唱片公司,虛耗了不了精力,捐兵折將,又可能由於她性格率直、執著又力臻完美,成了神憎鬼厭的「醜聞女皇」。

反而在螢幕上見她的機會多了,例如經典日劇《難得友情人》裡大癲大肺,為所愛的人甘願奉獻一切的月島,或是在《冷月》裡一心復仇不顧一切,喪心病狂到迷失自己的椎名希代加,其實她演戲絕對是有成績交出來的。但歌曲呢?我常常以大碟專輯作為一個藝人的成績表,在九十年代我真的挑不出一張令我深刻中森明菜作品,包括當年紅透半邊天的製作人小室哲哉為她打造的一堆「垃圾」舞曲(抱歉,雖然那堆歌在當年算是受歡迎,但我討厭這位以其工模形式作曲的仁兄要命,同樣道理亦見當年英國的Stock, Aiken & Waterman),大概只有玉置浩二作曲,她本人作詞的《陽炎》正中我神經,夫子自道自己就算今天拖著疲憊的軀殼,也未能忘懷舊日情,每次現場演出她也是淚如雨下。



上年偶然的機會下看了明菜連續兩晚在NHK的「SONGS」節目中的現場演出,演唱她近年翻唱的東洋名曲。久違了,仍然有魔術,不禁深深被觸動了,感染力依然非凡。我對她近兩三年專注出「口水歌」大碟的消息,無可否認有點嗤之耳鼻的感覺,但看完這個節目後,感嘆這廿年我錯過了很多好歌。這兩三年她在台上的演出台風變了,都是一屁股坐在高凳上黏著不放,用用心心把歌唱完,如你是第一趟碰上她,那會想到她是當年台風勁到無倫的「歌姫」?還有那副孤高的惡相,活像你開罪了她祖宗十八代,很多人看在眼裡都不是味兒,我就覺得:好型!

對,她老了,歲月不留情,總會在面上烙了印,我們都會老,我也老了,頭髮少了,那個不需要可惜。但當我看著她那種用「瘦」來形容也顯得保守的皮包骨體態,就明白愛情的傷害是可以多麼厲害,叫人擔憂。不錯,她當年剔透的嗓子可能不復再(但我覺得比她05、06年時已好得多,看她那時候的現場演出感覺比較糟,有些key唱得得勉強,唉,煙酒害人也。),可是演唱造詣成熟了,仍然「不錫身」,情感舒發完全沒有保留,看她唱已故歌手尾崎豐的經典名作《I Love You》時,差點要broke down,縱然這首歌已被其他歌手翻唱到爛,也令我久未嘗過這種被歌聲弄得心緒不靈的感覺,我也驚訝她四十多歲人能夠唱到那種不惜一切去愛一個人那種情懷。有人說她不乏當年勇,他們大概忘了人生人每個時期都有他應做的事情,唱歌也不就是一樣?人生歷鍊不同都會有不同的歌值得去唱,有不同的情感舒發,就算山口百惠今天復出,縱有超凡歌藝,過了幾十年安樂日子,要把歌曲裡的複雜感情演譯好,談何容易?



感概如明菜這些歌手真的買少見少,唱時投放一百份之一百五十感情,這樣唱歌真的命都短幾年,「淚凝歌后」大家相信見過不少,但論到唱到觸動處時全身發抖,不能自己,唯有是中森明菜。她這種用情太深的性格,用在唱歌真的無得頂,但作為做人呢?唉,真的會害死佢。有人說她無論在歌唱上和人生上都是一個masochist,這個雖不中亦不遠矣。



其實她上個夏天發行了一張三年來首張原創大碟《Diva》,大部份都是跳舞節奏作品,但在唱片公司只視她為二線歌手,無心促銷,明菜本人也無心宣傳下,唱片無聲無息的出台,成績心裡有數。但這張唱片卻叫我驚喜,因為很久沒有在一張專集裡能展現她歌曲演譯上的多變性,裡頭的編曲也很時麾,絕對可以吸引新一代聽眾,如加以宣傳成績不致如此。那些平板的clubbing sound絕對不是我杯茶,或許她今時今日也不喜唱這類作品,但要知道Madonna也是靠這類跳舞作品來「翻生」,我會覺得這樣平白錯過了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非常可惜。

這幾個月來很努力透過不同途徑去尋找她以往的唱片,追回這近廿年的光陰是不太可能的事,而且今時今日她只被看作過氣歌手看待,唱片都不好買,很難找。其實看得出她這廿年來還是很努力,大碟產量不多但亦不停摸索不同音樂風格,拉丁、R & B、電子舞曲、演歌、Big Band、Folk等等均有涉獵,而且不是一首半首,一做就起碼用去了半張專輯去搞,甚至有張EP《Vamp》混合了一些九十年代頗流行的Acid Jazz元素,是我的心頭好之一;我也發現自己錯過她好些水準不俗的專輯,例如差不多全慢歌作主打2003年出版的《I Hope So》,感性得像本個人音樂散文集。

那幾天假期尚算把她的近三十年的演藝人生重遊一次,除了有重遇故知的感覺,這廿年的真空期後的重遇,感覺有點像南柯一夢,我的teenage crush就像一眨眼在我面前變成了一個奧巴桑,對我來說是一次很沉重的心靈震蕩;其實也借機會回看我這三十多快四十年的人生,錯過了什麼?做成了什麼?其實我已不把中森明菜看作為一位「藝能人」,藝能界那會容得下她的自閉?她常嘲笑自己沒朋友,家裡不接電話只聽留言,今時今日都不願帶手機出外,熟知我的人都知我的習慣其實跟明菜相距不遠了;而我更多的把她是作一位同志看待,因為她是燃燒自己生命來照亮自己的藝術事業,讀梵高傳時,深刻的讀到他跟弟弟西奧的書信來往,有一封其中寫道:「說到我的事業,我為它豁出了我生命,因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潰,這一切都無所謂。」

說實在,明菜這把年紀要再創高峰,很難,她在這些日子也實在「撐」得非常苦,你說她的唱片銷量不算好,跟她同輩出道的,急流引退佔多,到現在藝海浮沉也司空見慣,死敵松田聖子也不見得風光,但她這些年來建立「歌姫」級地位的聲譽,卻是非常穩陣;可上年一年間一口氣發行了三張大碟實在不尋常,很有還碟債提早完成合約的意味,到時來個引退也說不準;但如果她一直願意唱下去,總必有識貨的聽眾,我也慶幸少不更事的時候就與她結緣,證明我口味不差,哈!日語「姫」者,公主是也,這個「公主」現在應該是個「女王」了。

女王,願你幸福,係時候返來咯!

(不好意思今趟長氣了一點,儘管笑我罷。忍不住多貼一首歌,是明菜近年翻唱山口百惠名曲的《好日子遠行》(いい日旅立ち),連山口本人都讚她唱得好,我哪有理由不貼?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在YouTube裡,中森明菜的片段數量是日本歌手之冠!)

Sunday, March 14, 2010

While My Uke Gently Weeps

Ukulele,綽號Uke,台灣譯了個很搞的名字,叫「烏克麗麗」,還以為是染髮劑的宣傳口號,台灣二人合唱組合「優客李林」也是借用了Ukulele的譯音,感覺來得優雅得多。源自夏威夷的四弦樂器,一直很多人都把它作『小吉他』看待,但市面上曾遍找到的高音(soprano)Uke,弦線音調分佈為G-C-E-A,跟一般吉他的E-A-D-G-B-E也不盡相同,所以學慣吉他的人學Uke不見得能一步到位。

也許因為弦線少了,體績小了,很多人小看Uke,以為是一種簡單的樂器,學Uke的確可能比較容易上手,例如和弦上比吉他簡單,也許因為這樣,我也知道很多小學生都把當作課外活動,就好像以前一伙兒去學牧童笛,但查實易學難精,粗糙的令她發聲不難,但要彈得精巧悅耳難度不少。Uke也不是好欺負的,她可以便宜到一頓飯的價錢就能買得到,但那些用上好夏威夷相思木(Koa)手工做的Uke,可以賽得上名貴的美國吉他。

這個小傢伙可以有什麼能耐呢?不用聽別的,就單單聽一下日裔美籍Uke高手Jake Shimabukuro就夠了。簡單一句介紹Jake Shimabukuro:他就是Ukulele界的Jimi Hendrix!其超乎神技的魔術指法,還有彈到高潮時進入的狂喜狀態,沒看過Ukulele可以奏得這麼aggressive。幾年前看他奏The Beatles名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的片段,除了無可避免地目定口呆外,手裡摸著我的簾價Uke,心裡冒了一句:不要妄想了。



耳猶未盡的話,看他跟日本老牌怨曲搖滾吉他手Char的jam session,就知道這個「小吉他」有多拙拙迫人,把「大吉他」比下去!之後再來一首The Beatles經典《Something》,同樣是由已故披頭士佐治夏理遜George Harrison作曲。Harrison(見附圖)是人所皆知的Uke愛好者,每次去旅行都會把兩個放到行李箱,一個自己玩,一個就給別人和他一塊兒jam!

Friday, March 12, 2010

給最愛唱首歌

我最近才曉得什麼叫白色情人節,說在情人節收過巧克力的男士們,要在一個月後用白巧克力回禮,說到底都是商家們巧立名目去掏你的腰包,與其要吃那麼難吃的白巧克力,不如給他們唱首歌更物輕情義重?

我學吉他的時候,一般人都用「想去溝女」來標籤之,真世俗呢,但老實說我到現在都沒有認識一個人真的可以靠唱歌贏得美人歸。民歌詩人Don McLean的歌是學民歌吉他者必修科目,當然少不了那首我們常把「starry starry night」開玩笑唱成「成碟咖哩雞」,講述梵高的《Vincent》,還有麥當娜唱爛了的經典名作《American Pie》,而在《And I Love You So》裡Don McLean的嗓子唱得很動人,很多人以為這是已故老牌歌手Perry Como的歌,因為他把她唱紅了,其實是McLean原作的,我也比較喜歡他的版本,甜到漏之餘也不失詩意,尤其裡面那段:

The book of life is brief
And once a page is read
All but love is dead

我替人寫紀念冊時都不知偷用了幾多趟,哈!



另類一點或喜歡深遽一點的話,可以唱Lou Reed的名曲《Perfect Day》,我身邊很多人都是由電影《Trainspotting》迷幻列車而認識這曲,但事實上這首歌在The Velvet Underground年代已面世,也因為這樣很多人用drug related的角度去解讀這首歌,形容這是Lou Reed面對毒品的內心掙紮,雖然後來有個電台訪問他推翻了這種說法。但撇開這些,簡單去體會這首歌對理想中「完美的一天」的定義,都只不過是想有個伴而已,所以老外也喜歡用這首歌去求婚,大概是歌中那句「You just keep me hanging on」,女士們會很受落罷。

Wednesday, March 10, 2010

好在還有張學友

由於時間和金錢所限,又或許我真的崇洋,我承認花在聽華語歌的時間精力遠不及外語歌,而比較倚賴在收音機接收資訊,但一年總有些華語專輯去專心聽一下。例如張學友的《Private Corner》,我會推薦這張專輯,並不是因為它是一張專攻成熟聽眾市場的專輯,也不是碟中帶有的強烈爵士或cabaret曲風,也不是他闊別樂壇五年回歸之作。最喜歡是聽完專輯後的那種感覺:「好彩,仲有學友。」

近十多年香港樂壇被R&B音樂影響(或荼毒),令不少新晉歌手都以能引吭高歌為自豪,或以自己的尾音能拉多長,以自己的大量假聲作為唱功的評定,否則就被認為落伍老套的唱法,最近熱播的幾個歌唱比賽電視節目,就見得到一大堆參賽者克隆了這些唱法和思維,但好像忘記了演譯歌曲作為情感傳達的一種形式,所以那堆評判的普遍評語是:「無感情」。張學友不用我在他臉上貼金,誰不知他是「歌神」呢?他的歌唱力已經是冠絕本地流行樂界,不用懷疑,但最重要是,老土一句,這張專輯有heart。在很多音調細節上一絲不苟,也不急於炫耀唱功,感受到歌唱者是有話說,這些都需要歲月的浸吟。碟內歌曲水準亦平均,《十二個音》裡的演譯和歌詞訊息根本是他的歌唱技巧和理念的示範作。



這張碟的聽眾群其實頗狹隘,年青聽眾一定過門不入。又或會被唱片公司像李克勤那一堆以靚聲或歌唱難度作招徠的大碟,硬推Hi-Fi市場,但李氏在碟中的生硬情感卻難以惹來你的共鳴。

要挑剔總會是有的,例如有些地方的唱腔仍嫌造作了一點(尤其是碟末的英語歌《Everyday is Christmas》),或許應該還可以作庸懶一點罷。但對著一張不用skip而聽畢全碟的作品來言,夫復可求呢?

Saturday, March 6, 2010

The Sound

最近拿Stan Getz的生前最後現場錄音來聽一趟,仍然有種雞皮疙瘩的感覺。這張幾年前出版的專輯,記錄了爵士薩克斯風巨匠Stan Getz在1987年7月和1991年3月在丹麥哥本哈根的著名爵士酒廊Cafe Monmartre的現場演出,91年那場演出後3個月後左右他就由於肝癌蒙主歸召了。也就是說他在演出的時候,應該已病入膏肓了,自己也知道時日無多,我常常想他用一種怎麼樣的心態去演譯歌曲?腦海中是想著什麼?吹到不能再吹,倒在台上,悲壯地了結一生?對著觀眾表明是這個演出自己的swan song,會跟他們表白說:「朋友,來世再給你們好的音樂!」?

藝術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奮力創作當然叫人觸動,吹薩克斯風這種演奏耗費很多精力,常常見到很多薩克斯風手每每吹得大汗淋漓,Getz大概知道這個對自己病情有害無益,有時候感到,是音樂給他活著的感覺。

Getz當年和吉他手Charlie Byrd的《Jazz Samba》和巴西樂手João Gilberto的《Getz/Gilberto》當年賣個滿堂紅,帶動了Bossa Nova的熱潮,Astrud Gilberto主唱的《The Girl from Ipanema唱到街知巷聞,也觸動了村上春樹的創作靈感,寫成《遇見100%的女孩》裡一個短篇《1963/1982的伊帕內瑪姑娘》。自此之後別人把他和Bossa Nova劃上等號,也惹來太過糖衣的批評。

Getz一生跟毒品抖纏不清,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深受傷害,哥本哈根其實是Getz當年為了戒除毒癮的避難所,在那裡住上了好一段一日子。曾寫過不少音樂文字的資深爵士樂迷村上春樹,是Stan Getz天字第一號粉絲,他很多時候對知名樂手都有不客氣的評價,但對Getz從不吝惜美言。對他作癮君子的一段歲月,並沒有侵蝕到他的音樂,他寫道:「就算是在多麼嚴寒的北極過日子,他的音樂也如天使的羽翼般,從來不曾失去魔術般的優雅。他腳一旦站上舞台,手拿起樂器,現場立刻就會產生完全異次元的世界。正如被不幸的麥達士國王的手,觸過的東西全部都會變成閃亮的黃金一樣。」

Stan Getz不像John Coltrane或Lester Young等這些前輩為爵士樂帶來什麼革命性的演奏風格,但他獨特甜美具穿透性的音質,為他帶來「The Sound」的綽號;在最後演出的錄音裡,可能是配器的關系,只有Kenny Barron的鋼琴伴奏,難得聽得出一種淡淡的蒼涼感覺,他在這個演唱會說過:「我不會去奏一些我不曾感到親切的音符,希望我這句話將來能成為我的墓誌銘。」

我就是喜歡糖衣!




(補充一句:這個不是最後演出啊。)

Thursday, March 4, 2010

Alone Again (Naturally)

One-hit wonder都有個特點,是你永遠只會在什麼精選greatest hits之類的雜錦碟會找得到,但永遠是紅歌不紅人,那個歌手的個人大碟,通常你想去找也很難找得到,久而久之就連歌本身都遺忘了。這類one-hit wonder在我中學時期聽不少,大多是為了學吉他而來的(!),那時很喜歡其中的一首歌是愛爾蘭歌手Gilbert O'Sullivan在七十年代曾大熱的流行曲《Alone Again (Naturally)》,嚴格來說他也算不上one-hit而已,也紅過了一些日子後,名字才慢慢在流行榜裡絕跡了,但跟他其後流行過幾首一般貨色的歌曲比較,在我心目中《Alone Again (Naturally)》才算是「hit」。

有心去細味歌詞的話,原來在優美的旋律包裝下,歌詞是寫得那麼白,那麼苦那麼灰暗,和那麼憤世。聽完,眼眶難免有點濕濕的……

Tuesday, March 2, 2010

Esperanza Spalding

年紀大了,已經沒有以前年青時的衝動,在電台或電視台聽到一些好歌,就急不及待跑到唱片鋪去尋找,以前沒有互聯網,有時聽到一些歌不知名字歌名,單憑記憶能找到其唱片的機會甚低。當年好些唱片店的店員的音樂認識都很不錯,口味又博,而他們大多是「長毛飛」,例如在廟街的某唱片店,我念大學時經常去留連,都是聽聽他們在店裡在播什麼,然後去問他們是啥唱片,有閒錢就買。

這些生活很簡單,但豐富了我很多流行音樂上的知識,現在有什麼歌手歌曲不懂,互聯網自會有答案,甚至我的手機正有一個軟件去辨認在播放的是什麼歌曲,會答我是誰唱的和歌曲大碟名字。但我亦沒有以往那麼著緊去找答案,歌太多時間太少,你能聽得了這麼多嗎?難得有一趟在知名電視清談節目「大衛牙擦Show」(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看到一個名叫Esperanza Spalding的爵士新人演出,我第二天就有衝動跑到唱片店去找她的唱片,以香港唱片店狹隘的口味,我當時當然失望而回。這個久違的衝動固然是出於她精彩演出之餘(連David Letterman也賣口乖讚她是這個節目最酷的演出嘉賓),還有她的有趣的獨特性。

她是一個bassist低音吉他手,女性低音吉他手本身已不多了,而專奏那個比她個子還要大一碼的傳統double bass就更少了,配上她那個Afro髮型,可能有點喜劇感,但她一開聲就把你攝住!她的聲音夠甜美,不算很有個人風格,但有warmth,我大概已經受夠近年當紅的Diana Krall或本地的王若琳,那種冷若冰霜又拒人千里之外的演譯方法,而Spalding的歌都是帶有點Bossa Nova和Latin Jazz的風味,也沒有冷的可能。

Spalding也是天才型音樂人罷,這張同名大碟《Esperanza》其實是她第二張個人專集,那時才不過23歲,整張大碟的演奏、作曲、編曲、主唱和監製一手包辦,專輯裡已很清楚感受她很melodic的低音吉他演奏,樂器的編排也盡量簡約,聲線運用到家,after dark聽一流。Spalding是學院派,在音樂名校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畢業,前兩年回母校執教鞭,成了該校有史最年輕的教授,即暗示她日後出碟頻率都不會高,或者等她的現場演出比較實在。

Sunday, February 28, 2010

三件頭

記憶中在樂隊Beyond一個早年的電台做的訪問中,主持人問他們最喜歡哪一個樂隊,很記得家駒答道是The Police,原因是他們三個人而已卻能玩出很複雜的音樂(大意)。當時Beyond由五子變成四子,對現場演出還算游刃有餘,大概只需多一個鍵琴手幫忙,但其實有時礙於歌曲在唱片編曲上的複雜性,很多搖滾樂隊到現場演出時,都要倚仗一定數目的session musician幫忙,純由基本樂隊成員演奏全曲,會比較吃力,所以三人搖滾組合Trio方式作現場演出,如果是純粹「三件頭」:吉他,低音和鼓的話,要把音樂玩得豐富,基本上三人都要出盡奶力,沒有偷雞蛇王的機會。

所以我跟家駒口味一致,愛死The Police早期強烈Raggae風格的歌曲,尤其是現場演出熱情洋溢,Andy Summer(又一個備受忽視的吉他手)的複雜節奏吉他居功不少,完全帶動整首歌曲推進,Sting的低音吉他和Stewart Copeland的鼓精力充沛,沒有喘息的餘地,但這種體力化的演奏方式難敵得過歲月,The Police近年復合的演出就像洩了氣一樣,感覺像最近天氣一般又濕又糊。



同樣道理又可以用在近年經典搖滾怨曲樂隊Cream的Reunion Concert,本身Eric Clapton出了名已經是一個超級laid back的吉他手,這個當然亦是他後來作個人發展後養成的個人演奏風格,作為吉他愛好者,知Clapton者莫若我,前幾年看他香港的演唱會也如是laid back,我甚至覺得他「懶」,很多吉他solo獨奏不是交給副手,就是點到即止;但回歸三人組合中就很吃虧,這趟重組音樂會加上Jack Bruce和Ginger Baker,一個年齡合共超過一個半世紀的組合,我只能嘆一句:無火。



我只能說保持水準,跟精彩兩字還是有段距離,搖滾界是否不許人間見白頭?Too young to die, too old to rock?我就覺得不是了,有機會再聊。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Hall & Oates

今天「無厘頭」地出土了幾盒卡式錄音帶,都是從前由唱片翻錄下來的,其中一盒寫著「Hall & Oates」,哈,笑了出來,差點忘了他們的存在!

Hall & Oates為八十年代初紅極一時的美國二人組合,由Daryl Hall及John Oates兩人組成,唱的是一些混合了搖滾和白人騷靈(即所謂Blue-eyed Soul)元素的音樂,另加點八十年代的電子合成編曲,那時候他們的歌曲總會佔著Billboard前列。我在八十年代以聽英國流行曲為主,沒啥留意太多美洲的流行歌曲,唯有Hall & Oates我會去注視一下。我現在連卡式機也沒一台了,在Youtube重聽他們幾首大熱歌,例如「Kiss On Your List」、「Private Eyes」、「I Can't Go For That (No Can Do)」或林憶蓮也翻過的「Family Man」等,感覺仍然是很「正」的,那些非常catchy的旋律雖然簡單,但其實他們用的chord changes是很講究的,尤其是在副歌方面;嫌Pop了一點想再騷靈一點的話,還有後來英國的Paul Young翻唱到街知巷聞的名曲「Every Time You Go Away」。

今時今日的流行曲旋律基本上已沒有craftmanship可言,這些充滿古舊drum programming的歌曲,仍足以令我樂了半天。我們現在回看八十年代少不免充滿偏見,不少用一種「騎呢」的眼光來視之,但其實當年也不乏「好嘢」,而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歌曲,你們可能嫌膚淺,卻是我現在最需要的。